内蒙古民族大学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,始建于1958年, 2000年6月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、内蒙古蒙医学院、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,是一所涵盖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型民族大学。 2006年,学校被确立为自治区重点大学,2009年,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,成为内蒙古第二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,系欧亚-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。
2010年,内蒙古民族大学被确立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。有三个重点学科被确立为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。2012年,学校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单位,获得蒙医药博士学位授予权,建成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医学博士点,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所可以独立授予蒙医学博士学位的学校。[1]2013年被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培养院校。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“卓越医生(中医)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。”[2]
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、市、自治区招生,截止到2016年6月,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461人,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0630人、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21人、普通专科学生410人、硕士研究生825人、博士研究生7人、留学生468人,另有成人教育学生9935人。
内蒙古民族大学
英文名
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lities
简称
内民大(IMUN)
创办时间
1958年
类别
公立大学
我们为民族奋斗
听语音
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,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、内蒙古蒙医学院、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,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,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。
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,坐落在被誉为“科尔沁草原明珠”的通辽市,拥有霍林河、西拉木伦和滨河园区3个校区,占地面积236.6万平方米,校舍面积41.8万平方米,固定资产总值8.8亿元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,馆藏纸质图书158.4万册。
学校设有27个教学单位、7个教辅单位、1个附属单位,开设本科专业72个,涵盖了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。有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——蒙药学博士点1个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,涵盖了7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,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,具有教授自评权。
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461人,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0630人、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21人、普通专科学生410人、硕士研究生825人、博士研究生7人、留学生468人,另有成人教育学生9935人;有教职工1739人,其中专任教师1054人,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5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1人。在教师队伍中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、全国劳模1人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、全国优秀教师2人、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。实施了“柔性引进人才计划”,成功引进了中科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长江学者”等高层次人才95名。
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;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,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,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,教育部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卓越医生(中医)教育培养计划”项目1个,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,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;有国家民委-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,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,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,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3个,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工程中心2个,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,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,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,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6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项,SCI、EI、CSSCI收录论文656篇,获自治区级科研成果奖19项。有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,其中社会科学(汉文版)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(扩展版),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》是全国首家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。
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,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农业大学、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、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、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、日本上越教育大学、韩国江源大学等25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。其中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的合作交流成效显著,在蒙古国共建了蒙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、蒙药制药厂和合作国际蒙医医院。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“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(ISEC)”项目培养单位,已开设“ISEC”项目专业3个。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开展了护理学本科专业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。
“十二五”以来,学校获得多项荣誉。2011年学校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蒙西医结合重点医院,201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荣誉称号、“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”和“自治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”,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,2014年附属医院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、蒙医药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。
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与建设,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、师资力量较为雄厚、教学设施相对完善、办学形式多样、教学质量优良、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民族大学。[3]
哲里木畜牧学院
1958年,哲里木盟农业合作化学校创建。
哲里木盟农业合作化学校更名哲里木盟农牧学校。
内蒙古民族大学
哲里木盟农牧学校更名通辽农业机械化学校。
通辽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哲里木盟农牧农机学校。
1978年,哲里木盟农牧农机学校升格为哲里木畜牧学院。[4]
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
1958年,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创建。
1965年,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升格通辽师范学院。
1980年,通辽师范学院更名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。[4]
内蒙古蒙医学院
1980年,内蒙古民族医学院创建。
1980年,哲里木医学院并入内蒙古民族医学院。
共20张
校办活动
1958年,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创建。
1978年,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升格哲里木医学院。
1987年,内蒙古民族医学院更名内蒙古蒙医学院。[4]
内蒙古民族大学
2000年6月,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、内蒙古蒙医学院、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内蒙古民族大学。
听语音
截至2013年9月,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学院等27个教学单位和7个教辅、附属单位。
教育科学学院 | 农学院 | 外国语学院 | 文学院 | 政法与历史学院 |
医学院 | 机械工程学院 | 蒙古学学院 |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|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|
动物科技学院 | 体育学院 | 经济管理学院 | 美术学院 | 生命科学学院 |
展开全部
截至2016年6月,开设本科专业72个,涵盖了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农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。有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——蒙药学博士点1个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,涵盖了7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,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,具有教授自评权。[5]
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(1个):蒙药学[6]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(4个):蒙药学(生药)、蒙医学、蒙西医结合临床(附属医院)、蒙西医结合临床(第二临床医学院)[7]
自治区重点学科(5个):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、世界史、理论物理、民族医学(蒙医学)、中药学(蒙药学)[7]
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(3个):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(蒙古语族)、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、预防兽医学[7]
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(11个):民族学[8]、中国史[9]、作物学、草学[10]、临床医学[11]、中国语言文学[12]、物理学[13]、蒙药学、蒙西医结合医学[14]、化学、兽医学
截至2016年6月,有教职工1739人,其中专任教师1054人,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5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1人。在教师队伍中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、全国劳模1人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、全国优秀教师2人、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。实施了“柔性引进人才计划”,成功引进了中科院院士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“长江学者”等高层次人才95名。[5]
国家级教学团队(1个):世界史教学团队[9]
自治区教学团队(6个):世界史教学团队、现代蒙古语教学团队[15]、蒙医基础理论教学团队、无机化学教学团队、蒙古文学教学团队、分析化学教学团队
质量工程
截至2013年9月,学校有国家级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”建设项目1个,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,自治区精品课程33门,自治区品牌专业17个,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。
国家级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”建设项目(1个):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专业
国家级特色专业(3个):化学、药物制剂、农学[16]
自治区精品课程(33门):世界近代史、蒙医方剂学、家畜病理学、现代蒙古语、量子力学、数据结构、政治经济学、药理学、中国现当代文学、病理学、植物生理学、蒙医理论基础、蒙医内科学、蒙药学、物理化学、无机化学、教育学、土壤肥科学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数学分析、生物化学、中国古代文学、分析化学、结构化学、世界现代史、蒙药化学、草坪学、数据库系统概论、蒙医温病学、蒙医传统疗术学、生理学、蒙古族现当代文学[17]
自治区品牌专业(17个)[18]
序号 | 专业名称 | 负责人 | 所在学院 | 类别(本科/高职高专) | 评审时间 |
1 | 历史学 | 姚大学 | 政法与历史学院 | 本 科 | 2005年 |
2 | 蒙医学 | 巴根那 | 蒙医药学院 | 本 科 |
展开全部
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5个)[19]
序号 | 示范中心名称 | 负责人 | 所在学院 | 审批时间 |
1 | 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| 赵玉英 | 化学化工学院 | 2006年 |
2 |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| 布日额 | 生命科学学院 | 2007年 |
展开全部
学校与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北京语言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吉林大学、辽宁大学、沈阳药科大学、沈阳农业大学、解放军军需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。还与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蒙古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一些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,并与日本酪农学园大学,昆士兰科技大学、托马斯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。2013年,学校邀请校外专家举办114场学术报告,承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0场,国际学术研讨会4场,学术影响力日益增强。
听语音
截至2013年9月,内蒙古民族大学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,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,厅局级重点实验室2个,自治区级研究中心(基地)6个,校级研究所1个。
国家民委、教育部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:蒙医药重点实验室[14]
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:蒙医药重点实验室[14]、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(培育基地)
厅局级重点实验室:内蒙古高校蒙医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、内蒙古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[14]
自治区研究中心(基地):内蒙古东部经济历史文化研究中心、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、蒙古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、内蒙古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训基地、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内蒙古高校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[20]
校级科研机构:内蒙古民族大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
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0年4项,2011年8项,2012年达到11项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8项,2011年11项,2012年21项;科研经费总量2010年2000万元,2011年4000万元,2012年达到6000万元。
2013年科研经费到账6600万元。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4项,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全国民族院校连续三年排名第二,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三年位列自治区高校前三名。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,自治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蒙药专项1项,自治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项,学校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,1人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。获得自治区社科政府奖二等奖6项、三等奖10项。学校教师发表论文2353篇,其中SCI检索论文89篇,EI检索论文26篇,出版著作44部。
获批结题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[21]
项目来源 | 年度 | 课题名称 | 负责人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 2010 | 带电粒子与表面/界面电子气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| 李春芝 |
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| 2010 | 多孔导电陶瓷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作为H2O2基燃料电池阴极研究 | 孙丽美 |
展开全部
图书馆
截至2013年1月,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3.2万平方米,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高校图书馆。图书馆有藏书1394570册(包括各资料室图书149570册),其中,蒙文图书10万册,中文古籍1000余种,蒙、藏文古籍600余种,中文期刊1400余种,外文期刊(英语、日语、俄语)近30种,蒙文期刊40余种;图书馆有各类数据库及数据资源10余种,电子图书2万册,电子期刊1万余种。[22]
学术期刊
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蒙古文版)1978年创刊,1987年公开发行,季刊。
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1975年创刊,1987年公开发行,双月刊。
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》(自然科学蒙古文版)1988年创刊,1991年公开发行,半年刊。
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》(自然科学版)1979年创刊,1988年公开发行,双月刊。
《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》(蒙医药学蒙古文版)1989年创刊,1999年公开发行,半年刊。
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》2013年创刊,汉文,大16开,月刊。
校园风光(一) | 校园风光(二) | 校园风光(三) | 校园风光(四) |
听语音
民大校歌
《走向辉煌》[23]
词:谢鹏飞
曲:斯琴朝克图
像鲜花盛开在草原上,像百鸟飞舞在蓝天上,
共13张
校园风光
内蒙古民族大学是我们可爱的家园。
啊,拉啦啦啦,啊,拉啦啦啦,
庄严神圣的殿堂,千里马奔腾的起点。
你把我们紧紧相连陪伴我们走向辉煌,
走向辉煌的明天。
像骏马驰骋在草原上,像雄鹰翱翔在蓝天上,
内蒙古民族大学是我们成长的摇篮。
啊,拉啦啦啦,啊,拉啦啦啦,
校徽校训
庄严神圣的殿堂,千里马奔腾的起点。
你把我们紧紧相连陪伴我们走向辉煌,
走向辉煌的明天。
走向辉煌的明天。
年份 | 最高分 | 平均分 | 最低分 | 录取批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2013 | 446 | 441 | -- | 二批 |
2014 | -- | 439 | -- | 二批 |
2015 | 463 | 459 | -- | 二批 |
[1] 内蒙古民族大学将建世界首个蒙医药学博士点.网易新闻中心 [引用日期2014-06-9]
[2] 2015卓越医生(中医)教育培养计划及试点项目名单.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.2015-05-04 [引用日期2016-07-6]
[3] 学校简介.内蒙古民族大学首页.2016-06 [引用日期2016-07-5]